7月29日,广西发布了《 关于广西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普通批第四次征集志愿的说明》
其中规定:征集志愿对象
本科普通批第四次征集志愿不受文化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限制,所有未被录取的考生均可填报(含档案状态处于“考生档案未投出”和“已投至XX院校,院校阅档中”的考生)。
前三次征集志愿中,已有部分院校进行了降分投档,在本次征集志愿时,视生源情况和院校意愿,部分院校还有可能降分投档。
通俗地讲,第四次志愿征集,所有未被录取考生均可报考,不再设任何的分数线,哪怕200分都有机会。
而是否录取,也是学校先看征集到志愿的生源分数后,再从高到低进行录取,录满为止。
我们看了一下广西的第四次征求志愿的计划和学校第四批征集计划6018个
历史类84所学校1918个计划,物理类97所学校4100个计划。除个别专项计划、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外,其他均为民办学校或中外合作办学计划。
在物理类征求志愿的学校名单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双一流的辽宁师范大学,还有省重点的贵州医科大学,还有我们南京的三江学院和南通理工学院以及无锡太湖学院。另外还有浙江、上海、西安等地区的一些民办学校。
其中,无锡太湖学院缺额62人,三江学院缺额8人,南通理工缺额12人,合计82人。
同样,在历史类征求志愿中,我们还看到了竟然有一所211,天津医科大学进入了征求志愿,还有河北师范大学这样的省属高校,当然,我们江苏的无锡太湖学院也进入了征求志愿,缺额28人。当然,还有其他学校,不过大多数都是民办学校。
天津医科大学的护理专业缺额,是特例,因为学历史的孩子,一般不会选择化学或者生物学科,所以,这所学校的护理专业进入征求志愿也不算稀奇的事情,同样,针对我们江苏,很多大学已经取消了在历史中招收需要选考化学或者生物的护理专业。
不过,反过来说,这也是非常小众的一条升学路径,只要孩子能学化学或者生物,还是可以考虑的,毕竟历史+化学(生物),选科人少,竞争同样就小很多了。关键是,如果不想选护理等专业,可以和文科生一起竞争历史+不限的专业,是不是很 nice?建议今年高一的家长重点关注。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分析如下:
1、民办学费普遍较高,四年下来,最少也要12-15万,如果算上生活费,比如南京、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各种吃穿用度下来,最少也要20万。一般的家庭觉得投入和产出不对等,所以宁愿选择好一点的专科专业,而不去选本科民办。
2、学校的认可度比较低。现在的资讯比较发达,家长也会在网上查询各种关于学校的信息,对于学校的定位以及历史,还有学科建设等都有了解的途径和方法,所以学校的知名度也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家长的选择。
3、多元化的升学路径。在当前情况下,家长的思想也开始向着务实的方向前行,选择也开始多元化,不再盲目的选择本科,而是根据孩子的情况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进行调整,目标更加明确即:就业优先,实用优先的原则。
出现这样的情况不要怪家长现实,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生存技术和生存能力才是唯一的刚需,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都会被淘汰出局。今年职业本科院校集体爆发,成了最亮眼的 “黑马”。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物理类600分以上考生达10人,广东物理类最低投档线超特控线32分,扩招104.5% 仍供不应求;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在浙江创下621分的同类院校历史新高,550 分以上录取考生445人,所有专业连续四年在一段投满。
进南京各年级家长群
获取更多考试升学信息
广西招考院进行了第四次征求志愿,并且本科不设置分数线,在全国范围内是破天荒和头一遭,打响了第一枪,这说明,以实用和就业为导向的时代已经来临,“中国的家长和孩子都变了,而我们的象牙塔内的教师的观念还没有跟上”。
就在昨天7月31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启动本科批次第三次(最后一次)征集志愿,历史类分数线降至428分,物理类降至400分,均较原本科线累计降分36分,为广东高考史上首次出现本科批第三次补录。符合条件的考生共约12.6万人,其中历史类42188人,物理类84166人。现在看来,本科录取不满这样的情况并非一地,如果这些民办,甚至是一些公办学校,如果再不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或许未来就会被时代和家长淘汰。
广西招考院这次放开了志愿的分数线限制既是招不满的无奈,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但总归来说是招生制度的一次大进步,也是给那些没有达到本科线,但是想要上本科的孩子一线希望,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希望各地都来抄作业。可以在征求志愿阶段,放开所谓的本科线的限制,把上本科的机会留给更多的孩子。
一直以来,大学的教育学用脱节被社会所诟病,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屡屡发生,这是因为我们目前的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大一通识课、大二、大三的专业课,很多授课内容都是N多年前的教材,早已不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进度。
其次,我们大学所学的专业基本上都雷同,不管是通识课还是专业课,教材都一样,正如几年前,我在学校听港大校长宣讲的时候,他说:“我们办学要培养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专家,一流的银行家,首先要有国际视野,要走出去,要走到国际的顶端,就像我们爬山,爬到一半都人只能看到山石和树木,看不到更远的地方,只有爬到了山顶,才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同样,做学术也是这样,只有走到顶端,真正看到世界是什么样的,这样才能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才能指导我们今后的方向,大学也是,学科要有前沿意识,要提前布局,但是内地的大学教学不少还是三十年前的学科内容,很少有创新和前沿的意识”。
如果按照实用主义来说,那么就套用某位专家说的一句话来做本文的终结,他说:“我们大学教了很多东西,但是唯一没有教给孩子的就是赚钱谋生的能力和方法”。深以为然。
文章综合:广西省招生考试院、南京择校
关注南京择校矩阵媒体
与 1000000 家人共同成长
点喜欢
实盘股票杠杆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